“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眼科医生而奋斗!”近日,我校眼视光医学院2022级眼科学专业研究生赖春艳荣获2024年国家奖学金、2024年校长奖学金二等奖、2024年学业奖学金一等奖,并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“优秀实践个人”称号。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近视、斜视、双眼视功能。在导师谭青青教授的指导下,她深入研究了老视人群双眼视功能的变化,为老视人群眼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;多次参加省级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并作优秀论文发言、壁报展示;同时她积极参与义诊等活动,还参与编写了《护眼小标兵成长记》科普书籍。
偏远小镇的成长记忆
点燃眼科梦想的火种
“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,那里的人们对视力健康的重视远远不够。因此,小学五年级,我便与眼镜为伴。近视的困扰让我深刻体会到视力对于生活的重要性,也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为守护人们的光明而奋斗的种子。”追忆起眼科医师梦想的起源,赖春艳如是说道。

赖春艳在志愿活动中
赖春艳的爷爷曾因白内障而视力降低,世界变得模糊不清,在眼科医生的精湛医术下,他的视力得以显著改善,重新看清楚了自己疼爱的孙女,这一转变深深触动了赖春艳的心灵。同时,父亲的近视手术成功,更是坚定了她投身眼科医学的决心,从此,她立志成为一名眼科医生,为守护光明而奋斗终生。
得遇良师倾囊相授
确立学术研究方向
为了理想能够早日成真,赖春艳变得十分忙碌。在川北医学院的求学生涯中,赖春艳穿梭于图书馆浩瀚的书海、实验室精密的仪器间,以及教室那充满智慧碰撞的讲台上。她的勤奋与执着,得到了身边老师和同学的认可,也激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。
接触学术初期,赖春艳便以非凡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脱颖而出。在王大庆老师的指导下,她深入探索角膜与近视的病理机制,并在科研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

赖春艳为小朋友做视力筛查
“王老师总是耐心地解答我的疑惑,他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,让我受益匪浅。”赖春艳感慨道。
而进入研究生阶段的赖春艳,在谭青青老师的悉心引领下,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老年人群双眼视功能的临床研究领域。这项研究引领她深入临床一线,她以门诊检查为桥梁,精心收集每一份数据。实验室中的身影久久伫立,赖春艳对科研的热爱之火也从未熄灭,执着之心愈发坚定。

赖春艳帮老年人检测视力
学术殿堂的磨砺与成长
铸就科研的辉煌篇章
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”为了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医学知识,赖春艳深入临床的每一个角落,与患者近距离交流,耐心倾听他们的每一处困惑,细心观察他们的每一个症状。她以专业知识为钥匙,为他们解开眼疾的谜团;以精湛技术为灯塔,为他们照亮视力恢复的希望之路。在谭青青教授的全力培养下,赖春艳不仅熟练掌握了临床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之道,还精通了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。
如今的她活跃于各大省级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的舞台,慷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宝贵心得,展现着学者的风采与担当。同时,她还执笔编写《护眼小标兵成长记》,用生动的笔触向孩子们传递护眼知识,点亮他们心灵的明眸之窗。赖春艳,以她的智慧与爱心,在科研与临床的交织中,绽放着独特的光芒。

赖春艳在手术室实习
困难为胜利之花加冕
爱好充当生活的“宝藏”
在科研的道路上,赖春艳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和困难。因研究群体是老年群体,临床检查配合度并不理想。双眼视功能检查主要依据主观感受,且全套检查花费时间较长,老年群体作为检查对象的理解、反应及表达能力不理想。但赖春艳始终换位思考,将人文关怀理念贯彻落实在实际行动中。“生命是一种回声,将心比心,方得始终,在老人不知所措、需要帮助的时刻,我应该全力安抚他们,并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提出建议,以期早日康复。”赖春艳如是说,也如是做,“科研并非一帆风顺,但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,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”
在繁忙的科研之余,赖春艳也懂得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。她热爱阅读,常常在午后阳光下,手捧一本好书,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;她喜欢绘画,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愿景;她还热爱旅行,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广阔与美好。这些爱好,让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以放松身心,汲取灵感与力量。

赖春艳于美术展欣赏画作
以眼科医学之名
点亮希望之光
“ 以眼科医学之名,点亮希望之光。”赖春艳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。一路走来,赖春艳孜孜不倦地汲取着眼科医学知识,只为年少时的那个青涩梦想,为了成为一名光荣的眼科医师而奋斗不辍。而今,赖春艳即将开始她作为眼科医师的执医生涯,坚定地要点亮更多眼科患者的希望之光。
“把光明捧在手中,它将照亮每个人的脸庞。云程发轫,万里可期,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够明晰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,未来能至万里、创辉煌!”赖春艳寄语更多医学上的追梦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