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,是以爱育人的大美师者;
她,是以爱救人的大美医者;
她,是以爱待人的优秀党务工作者。
她,就是四川省高层次留学人才、我校第四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、多次获学校“师德先进个人”“优秀教师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的口腔医学系主任刘英。
刘英工作留影。
近日,刘英再获“双殊荣”——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和川北医学院“四有”好老师。
以爱育人 师之耐心
1997年7月,刘英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。从事教学工作25载,刘英培养了20届本科生和6届硕士生,从一名普通教师升任至口腔医学系主任。
对待课堂,刘英一丝不苟,用心备课,认真上课。除了指导20多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外,她还指导数名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。“做学术研究需要脚踏实地,每组数据都要真实可靠、绝对不允许弄虚作假。不管是国家划拨的科研经费还是患者的每一笔费用都要用到点子上,每一样花销都要有理有据。”这是刘英常挂在嘴边的话,她的严谨治学态度深深影响着每一位跟随她的学生。
刘英与其指导的参加第一届全国口腔本科生技能大赛的学生合影。
课堂之外,刘英温柔、和善,对学生关怀备至,常常和学生谈心谈话,尤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,耐心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。“师者,传道受业解惑也。我认为此处的‘道’不只是指技术、知识,还是心态、道德。”刘英说,学生们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,平心静气、和颜悦色是最基本的医生素质,“我希望他们能从我身上感受到细心、耐心、爱心,希望他们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,也能对患者多些同理心,多些仁爱心。”
刘英与所教授的留学生的合影。
学术之上,刘英严于律己,从华西医科大学(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)毕业后到川北医学院工作以来,从未停止过学习,先后获得了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及博士学位,2015 年国家公派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做访问学者 1 年,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、国家卫健委笹川医学奖学金合作项目1项、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合作项目 1 项、 省级项目4项、市级项目2项、院内课题 8 项,发表学术论文 80篇,主译著作2部,参编教材2部。“教学生的过程也是在发现自己的不足。”刘英说,师者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,时时保持一颗勤勉好学之心,“而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源自热爱——对口腔医学的热爱,对这三尺讲台的热爱。
刘英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学术会议。
以爱救人 医之仁心
“刘医生,我大老远赶过来,可是没有挂上您的号!”“没事,我给你看一下吧。”作为川东北地区的极少数口腔黏膜专科医生,刘英的门诊号常常一挂出来就被预约完毕,但面对病情严重、千里迢迢前来求医的患者,她不忍拒绝加号,因此,加班成了她的家常便饭。自1997年从事口腔科临床工作以来,刘英接诊人次每年多达3000余人,无论贫富贵贱、长幼妍媸,她都普同一等,仔细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细心地检查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给患者及家属解答。
刘英为病人耐心讲解病情。
凡大医者,医术精湛、医德高尚。凭借高超的医术,刘英始终秉承“急病人所急,想病人所想”的原则,为病人消除痛苦,在遇到疑难病例时敢于勇挑重任,将解除患者痛苦放在第一位;需要多学科会诊时,为减少病人的舟车劳顿,常常主动协助病人联系相关医生诊治。“让世上少一些受病痛折磨的人,这就是我做医生的初心。”刘英说。
患者给刘英送锦旗表示感谢。
以爱待人 党之忠心
2000年6月,刘英加入中国共产党,现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党支部书记。在学校党委和医院党委的领导下,她将口腔科党支部党建工作与医教研紧密融合,带领师生团队定期开展系列健康为民义诊活动,如“护齿万人行”活动、“9.20爱牙日”活动、口腔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活动、南充市福利院残疾儿童窝沟封闭防龋活动,以及与阆中市人民医院联合开展的临床帮扶活动等等,每次活动常常会遇到很多有慕名而来的“忠实粉丝”。
“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”,新冠疫情期间,刘英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,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和支援发热门诊的工作,舍“小家”顾“大家”,不畏困难,坚守和奋战在口腔临床一线、24小时线上问诊咨询等防控工作,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责任和担当,连续3年被评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。
怀抱着对世间的大爱,刘英在讲台上严谨治学,在学术上深耕不辍,在诊室中仁心诊治。作为师者兼医者,她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,只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口腔医生、化解患者的疾病痛苦。二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和临床工作,刘英孜孜以求、勇于探索、不计回报,她是永不停歇的攀登者,也是医德双馨的践行者。
责任编辑:邹思良